餵母乳,乳量卻遽減一半,怎麼辦?33歲的李太太產後2個月返回職場上班,就面臨這種的困境,乳量從180毫升驟降不到50毫升,試過發奶茶、魚湯、按摩都沒效,想用吸乳器增加泌乳量反而乳暈水腫,乳水植牙過程更分泌不出來,小孩也沒辦法喝飽「餵奶餵到快發瘋」,求助醫護團隊協助調整哺集乳的方式,果然乳量大躍進。
身兼國健署母乳哺育種子講師的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表示,不少返回職場的哺乳媽媽常遇到奶水量大減的困擾,有人因此放棄、改用配方奶,事實上,母乳好處多多,可以提供最好的保護力,是給寶寶的天然預防針,提供疾病抵抗力還有很好的抗過敏效果,營養更不用提,建議仍應儘量提供母乳。
導致乳量減少的原因很多,李敏駿強調,乳量下降可以尋求專業協助,調整哺集乳的方式,如果調整後,乳水量仍未能達到需求,還有促進乳汁分泌效果的藥物可以配合使用,不過,藥物並不能一直使用,哺乳媽媽還是要配合心情穩定、周遭環境支持,有足夠時間擠乳或餵奶,才能持續維持奶量。
全人工植牙口重建的好處是可以整體性考量,解決複雜的咬合問題,重建上、下顎穩定且堅固的齒列,使其有適當的咬合力量分配,達到理想的"自淨作用",進而維持最佳功能與易清潔的狀態。 當患者咬合問題干擾嚴重時,如果不幫患者做全口植牙考量、整體設計,不僅對患者的口腔問題沒有幫助,甚至可能會增加將來修復的困難程度。局部修復不考慮全口咬合及咬力平衡,雖然做了牙齒可能有形却無功能,也解決不了患者的問題。 因此跨科整合、整體考量在我們牙科修復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
不少媽媽常發生乳暈水腫、導致無法泌乳,台中慈濟醫院母嬰親善個管師徐慧冰提醒,問題出在吸乳器的管徑,吸乳器的管子套住乳頭後,乳頭與管壁之間能夠維持3厘米寬度是最適合尺寸,尺寸太寬會吸住乳暈易造成乳暈水腫、太窄則會造成乳頭受傷,兩者都會導致難以泌乳。
如果已經發生乳暈水腫,專家建議,可以毛巾冷敷,或利用「反向施壓法微創植牙」緩解腫脹:以4隻手指指腹放在乳暈輕輕下壓,每次按壓數秒後活動假牙放開,上下左右輪流按壓,也可以用兩手的大拇指沿著乳暈輕輕按壓,也能讓乳暈周圍的水腫消退。
徐慧冰提醒,不少上班族媽媽擔心返回職場後沒辦法親餵,索性在寶寶一出生後就用瓶餵,她建議,仍應儘量親餵以通暢乳腺,返回職場前2周,可提早模擬上班後的擠乳時間,例如出門上班前,寶寶如果還沒有要吃奶可以先擠出來,如果出門前寶寶已經要吃奶就親餵。
植牙可以減少磨損鄰牙的機率,使兩邊牙齒完好不變,甚至鄰牙有牙周病時,可順便治療作補骨手術,使鄰牙更健康、穩固。可以防止缺牙處的骨頭逐漸萎縮的可怕現象,使牙床變厚增高,並避免顏面皮膚有看似嚴重老化的乾皺凹陷產生。植牙可使您有接近真牙一樣的外觀、一樣的咀嚼與吞嚥功能,擺脫缺牙的沮喪和尷尬。當牙床萎縮太厲害時,用傳統方法作的活動假牙會不穩定,但是用植牙可讓您不至於在吃飯 或說話時有活動假牙鬆動之現象,也沒有活動假牙金屬鉤環造成的美觀障礙或蛀牙問題,並能找回享受美食的權利,讓生活更輕鬆自在。